
从浦东机场的捷运系统新基地启用,到宁波前湾机场的命名获批,长三角的机场建设正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2025年11月,长三角城市群内,上海、杭州等多地正推进机场新建或扩建工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正稳步推进,而宁波前湾机场也在本月获得了命名批复,标志着该项目向取证、通航运营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正有序推进。2025年9月初,四期工程中的旅客捷运系统一阶段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捷运车辆新基地同步启用。该基地占地面积超8.6万平方米,成为四期工程开工以来首个交付运营的项目。四期扩建工程下的航站区机坪工程目视助航工程也已进入招标阶段。计划2025年12月30日开工,2028年5月15日竣工,工期870天。这一机坪工程将安装各类中线灯、边灯、中间等待灯等2421套,引导标记牌78套,敷设电缆约338.2公里。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项目也在积极推进。2025年8月,机场三期项目新建航站楼及陆侧交通中心工程地下行李通道南段工程由中标人负责建设。宁波前湾机场已获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批复同意命名。这是区域性A1类通用机场,项目概算总投资7.39亿元,占地面积约718.6亩。机场飞行区指标为2B,将建设一条800米×30米的跑道、13个机位停机坪和7000平方米航管综合业务楼。
建设逻辑:构建多层级网络
长三角的机场建设遵循着“核心引领、区域协同”的规划逻辑。上海浦东机场作为国际枢纽核心,正通过四期扩建进一步提升其运输能力。而宁波前湾机场作为通用机场,将完善区域航空网络,大力拓展短途运输、无人机、低空文旅、航空应急救援等特色服务。这种分工协作的布局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高度契合,旨在形成多层级、功能互补的航空枢纽网络。
绿色智慧:建设新趋势
在扩建基础设施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的机场也将绿色和智慧化建设作为重要方向。无锡硕放机场正打造江苏省首个机场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微电网”项目。这一项目设计了集分布式屋顶光伏、用户侧储能系统、电动载具充电设施、交直流微电网示范于一体的新型能源体系。预计建成后,每年将发出绿电564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00余吨。机场货运区屋顶光伏于2025年6月全部铺装完成。该区域的光伏消纳能力将提升至85%以上。
未来展望:提升区域联通
随着各项工程稳步推进,长三角机场群正朝着提升整体保障能力的方向发展。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的旅客捷运系统新基地投运后股票配资配资配资,将作为捷运系统的智能中枢,满足运行监测、远程诊断、故障预警等核心功能。宁波前湾机场的建成,对完善前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航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浦东机场四期捷运系统新基地的启用,这座航空枢纽的智能中枢已经开始运转。在可预见的2027年至2028年,随着浦东机场四期、宁波前湾机场等项目的陆续竣工,长三角机场群将逐步连成一个更为密集的网络。
天元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